梁河老面包子,记忆中那股醇香的味道!
+ 收藏

  中国人的懂吃爱吃,中华美食的巧妙,在一枚包子中即可窥斑见豹。

  包子作为国民级的美食,在不同地域,人们取各地的时令生鲜包裹作馅,因地制宜,展现出不同的风味。

  记忆里常有一个声音,“老面包子,老面包子”的吆喝声时常回荡在梁河县曩宋老街上,包子皮质地细腻,咬一口香醇可口,给那时零食匮乏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份满足和深刻的记忆。

  老面包子,温暖的童年记忆。

  梁河人对早点的执着,也孕育出了把包子记忆做到极致的铺子。

  做包子最难的是发面,面发好了就成功了一大半!  1

  发面

  包老面包子,用来做包子皮的面在发酵过程中无需添加酵母和泡打粉,花上十多个小时全靠老面慢慢发酵而成。最后蒸出来的包子皮,既Q弹又有韧劲儿。

  面粉,一定是选用高筋面粉。和面则需耗时30分钟的时间,在经过师傅手工的搓揉之后,成型的面团展现眼前。

  2

  制作

  新鲜面团做好后,放置任其自然发酵一天,第二天再把隔夜的面团与新面团一起做成当日的包子、馒头,故为老面包子、老面馒头。

  孙师傅用手把面团揉成长条,然后切成一个个小面团。

  紧跟着,将面皮擀好,顺势传递给下一环节。

  接过面皮,放上一大块的腌菜肉馅料,左右手配合快速的捏面成型。

  包花卷,情况较特殊,把面团均匀铺平,并刷上花生油,撒上葱花和盐。

  然后卷起来,切成若干等份。

  包好的包子,放入蒸笼大火蒸半个小时。

  由于孙家艳家的包子够大、馅料够足、食材优质,味道地道,一直都深受当地街坊邻居的喜欢,也是梁河县曩宋街大家为家人买早餐的首选。

  踏着时光我们长大,或许是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的缘故。不经意间就出现了一些代加工的包子铺,人们放弃渐渐忘记慢的手工艺,转而投奔加工铺子。

  可是还有人仍然坚持手工制作老面包子,因为即使普通包子外表再精致美观,它始终无法调入【老面】和【记忆】的味道......

  味觉是有记忆的,回忆是一种酶,在人生的成长历程,那初始的味道将酝酿成一生中最快乐的记忆。

 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,这样一份用心沉淀的传统手艺,更显出它的温热与厚重。

我要说两句
| 退出
畅言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