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月亮糕?更是德宏人的“猫耳朵”!
+ 收藏

清晨太阳还没有醒来

散发出柔和、慵懒的光芒

我如愿在每五天一次的芒市丙午街赶集日

找到了心心念好久的“猫耳朵”

阳光下白晃晃的,晃进眼里,还有几分炫目

本是特别朴实无华的白色

在一众颜色繁杂里,反倒被衬了出来

在人来人往的菜市场

买上一盒软糯黏牙的“猫耳朵”

边逛边吃,总能格外地惬意饱足

不少人看到“猫耳朵”的第一眼

就感觉它和月亮糕有异曲同工之妙

都是糯米的外皮内包裹着甜甜的红豆馅儿

尝一尝,一对实打实的“双胞胎”

月亮糕是朝鲜族的特色糕点

不知何时传到德宏的月亮糕

却深受德宏人的喜爱

如今的街角,你已经很难觅到它的踪迹

但那份糯叽叽的口感,一想就能忆起

如今随机出现在各中小学门口

想吃到它,全靠运气和偶遇

“猫耳朵”是由于它形如猫耳而得名

芒市大街小巷上能看到的

“猫耳朵”就是月亮糕的“升级版”

个头更大在加上花边更加吸引客人

内馅花样更多,红糖+红豆、桂花+红豆......

都是德宏人长期的生产生活习惯中智慧的结晶

它是月亮糕,更是德宏人的“猫耳朵”

“妹~~吃‘猫耳朵’”

每到赶集日就有傣族大妈挑着扁担

在丙午街的中段固定的位置摆摊

没有店名,没有招牌

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方式售卖

大妈身穿傣族服装坐在挑担旁

上面放着一口锃亮的汤锅里面摆放着

整整齐齐的“猫耳朵”

可以让你在热闹的赶集日一眼看到

十分有辨识度

“猫耳朵”都是大妈每天亲手制作

当天即做即卖,十元八个

精致的“猫耳朵”被分成小盒装

白白胖胖,香香软软的

让人一看到就忍不住要来一盒

不少的人赶早集就是专门为了它来

11点后一锅卖完就收摊回家

红豆泥满满的好像要溢出来

满满的食欲~~~

皮不粘牙,糯叽叽凉凉的

内馅是细腻的豆沙和花生碎

绵软、香甜、韧性十足,吃起来Q弹有嚼劲!

还带有淡淡的红豆香

三口一个,分分钟便可解决半盒

不管是充饥还是当成零食,都是上好的选择

美食地址

  德宏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杨晓玲

我要说两句
| 退出
畅言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