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说小镇的风景迷人,但是不经意间你会发现,不管你走到哪家商户都会还有一处别样的小景,就是喝茶地儿——品一味茶,赏一灵玉。
中国自古有食玉之说,魏晋时期食玉文化盛行,《周礼·天官·玉府》就有“玉是阳精之纯者,食之以御水气”,古代帝王也常以玉煮水而饮、碾玉为屑而食。食玉虽无科学根据,然可见玉之珍贵。
翡翠为玉中之王,产于缅甸。自古玉出云南,生态生茶,六百年来,云南西部各族人民费尽千辛万苦,把翡翠传入内地,而得到世人共识,亦如流传千古的茶马古道,正可谓茶玉同源。
茶人和喜玉之人其实都是为了达到一种宁静的心境,因为世俗多少会让他们感到厌倦,厌倦了世俗的他们会不约而同地用茶和玉的结合心归于佛。
那些细腻的水温、水量、玉器的种类,均会带来茶味上的千差万别。不同品性的人喜爱不同味道的茶,有的喜欢香味浓郁的铁观音,喜爱那一抹青草的滑绿,至于茶味的飘浮与沉静,却是一般人不曾留意的。用茶“养”出来的玉,就如茶“养”出来的人一样,色泽沉淀得清亮,又并不似釉的那种浮华光亮,而是一种由内而外透出的平和光芒。
古人云:玉,君子之美也;茶,君子之好也。从古至今,美玉成为高雅的代表,高尚品质的象征;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”,在这句千古绝唱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赏玉也是如此。赏玉之人必须怀有平和的心态,不能怀恶意,怀贪心,嫉妒心,抛却利益的牵绊,任思绪完全沉浸在玉中。见工识艺是一种乐趣,解读原石的自然之美同样是一种乐趣,从那浑然天成的玉石中领会造物主的神奇,品悟其中蕴涵的万种玄机。懂得赏玉之人,心性自然冲淡,脾气自然平和,不争不胜,君子之交淡如玉,这不是最好的朋友人选吗?
品茶一直被人们视为一种既雅致又高端的社交活动,它不像饮酒,饮酒使人热血沸腾,心浮气躁,甚至酒性一起,往往闹得不欢而散,醉得不成体统。品茶则不同,品茶使人心情淡定,悠闲自得,既神思飘逸又神情自若。现实生活中,行茶和品茶都需要有一份好心情,有一种欢喜的气氛。
古人交友,无外乎以诗酒会友,以琴曲觅知音,以品茶,赏玉寻同道,哪怕到了社交娱乐活动满眼皆是的现代社会,仍然有人愿意静下心来,品一味茶,分享一段经历。